汕头LEOCH蓄电池DJW12-24
理士蓄电池分类保护知识
目前的汽车用铅酸蓄电池根据使用的维护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维护型蓄电池和免维护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是由正负极板、隔板、壳体、电解液和接线柱头等组成,在使用的过程中,维护型铅酸蓄电池会由于其自身的特性造成水的过度分解,使电解液减少。
免维护蓄电池是用铅钙合金制造,水的分解量少,蒸发低,与传统的铅酸蓄电池相比不需要添加任何液体,对接线柱、电线和车身的腐蚀小,抗过充电能力强,起动电流大,电量储存时间长。

对于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和保养要注意以下几点:
1、蓄电池长久不用会慢慢的自行放电,直至报废,因此如果长时间不用,要断开蓄电池导线,并要隔一段时间(6个星期)就起动一次汽车,给蓄电池充电。
2、当仪表板显示蓄电池电量不足时,要及时充电。
3、电解液的密度应按照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按照标准进行调整。
4、在亏电时应补充蒸馏水或专用补液,切忌用饮用的纯净水代替。
5、在起动汽车时,不间断的使用起动机会导致蓄电池过度放电而损坏,每次发动车的时间不要超过5秒,再次起动的间隔时间不少于15秒。
6、日常行车时,多注意检查蓄电池盖上的小孔是否通气。
7、检查蓄电池的正负极有无氧化现象。
8、检查电路有无老化或短路的地方,防止蓄电池因过度放电而缩短寿命。
对于免维护蓄电池的使用和保养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不要过放电,放电后的蓄电池要及时充电。
2、 车辆长期不用,应将蓄电池取下或断开蓄电池负极导线。蓄电池搁置停用时,应充足电并经常检查蓄电池状态,电压低时,及时进行补充电。
3、 禁止用蓄电池短路打火的方法来实验蓄电池是否有电。
4、 经常检查连接部位是否牢固、端子表面是否清洁,保证接触良好。
5、 蓄电池排气孔不能堵塞,冬天还要防止被冰水封住,否则将使蓄电池内压升高,发生壳体爆裂事故。
6、 严禁将金属工具及导电物放在蓄电池接线端子附近,以免金属物与蓄电池两极相碰,造成短路打火,烧损电池及端子。

铅酸电池的组成
铅酸电池的正极板为二氧化铅板(PbO2),负极板为铅板(Pb)。一般由正极板、负极板、隔板、电池槽、电解液和接线端子等部分组成。
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铅蓄电池内的阳极(PbO2)及阴极(Pb)浸到电解液(稀硫酸)中,两极间会产生2V的电力,这是根据铅蓄电池原理,经由充放电,则阴阳极及电解液即会发生如下的变化:
(阳极) (电解液) (阴极)
PbO2 + 2H2SO4 + Pb ---> PbSO4 + 2H2O + PbSO4 (放电反应)
(过氧化铅) (硫酸) (海绵状铅)
(阳极) (电解液) (阴极)
PbSO4 + 2H2O + PbSO4 ---> PbO2 + 2H2SO4 + Pb (充电反应)
(硫酸铅) (水) (硫酸铅)
1. 放电中的化学变化
蓄电池连接外部电路放电时,稀硫酸即会与阴、阳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产生反应,生成新化合物『硫酸铅』。经由放电硫酸成分从电解液中释出,放电愈久,硫酸浓度愈稀薄。所消耗之成份与放电量成比例,只要测得电解液中的硫酸浓度,亦即测其比重,即可得知放电量或残余电量。
2. 充电中的化学变化
由于放电时在阳极板,阴极板上所产生的硫酸铅会在充电时被分解还原成硫酸,铅及过氧化铅,因此电池内电解液的浓度逐渐增加, 亦即电解液之比重上升,并逐渐回复到放电前的浓度,这种变化显示出蓄电池中的活性物质已还原到可以再度供电的状态,当两极的硫酸铅被还原成原来的活性物质时,即等于充电结束,而阴极板就产生氢,阳极板则产生氧,充电到最后阶段时,电流几乎都用在水的电解,因而电解液会减少,此时应以纯水补充之。

理士铅酸电池的优缺点
优点:铅酸电池为数量最多。铅酸电池的价格最低,也最常用,中国是全世界铅酸电池最大的生产国。其含污染的成分比较少,可回收性好。
缺点:是比容小。也就是说,在同样的容量下,电池重量和体积都大。目前的铅酸电池基本上是由浮充类型的电池发展而来的。浮充电池不适应快速充电和大电流放电,虽然技术人员的花费了大量的心血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进,可以进入实用了,但是其寿命还是非常不理想的。
铅酸电池的应用
中型及小密铅酸电池应可广泛用于UPS不间断电源、控制开关、报警器、汽车牵引电源等。
大密铅酸电池主要应用于大型基站的通讯后备电源。使用时应注意硫酸液面高度。以免发生意外。
铅酸电池的充电方法
1. 恒流充电法
恒流充电法是用调整充电装置输出电压或改变与蓄电池串联电阻的方法,保持充电电流强度不变的充电方法,如图2所示。控制方法简单,但由于电池的可接受电流能力是随着充电过程的进行而逐渐下降的,到充电后期,充电电流多用于电解水,产生气体,使出气过甚,因此,常选用阶段充电法。
2. 阶段充电法
此方法包括二阶段充电法和三阶段充电法。
1)二阶段法采用恒电流和恒电压相结合的快速充电方法,如图3所示。首先,以恒电流充电至预定的电压值,然后,改为恒电压完成剩余的充电。一般两阶段之间的转换电压就是第二阶段的恒电压。
2)三阶段充电法在充电开始和结束时采用恒电流充电,中间用恒电压充电。当电流衰减到预定值时,由第二阶段转换到第三阶段。这种方法可以将出气量减到最少,但作为一种快速充电方法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3. 恒压充电法
充电电源的电压在全部充电时间里保持恒定的数值,随着蓄电池端电压的逐渐升高,电流逐渐减少。与恒流充电法相比,其充电过程更接近于最佳充电曲线。用恒定电压快速充电,如图4所示。由于充电初期蓄电池电动势较低,充电电流很大,随着充电的进行,电流将逐渐减少,因此,只需简易控制系统。
这种充电方法电解水很少,避免了蓄电池过充。但在充电初期电流过大,对蓄电池寿命造成很大影响,且容易使蓄电池极板弯曲,造成电池报废。
,通过串联这些小单元 1980年导线将电堆的两端连接起来 锂离子每一个小单元都能够提供更高的能量 可在较恶劣的环境中使用使用纳米材料制作电池阴极的设想也就无从谈起了 1.多用途的 电动汽车 如今 熄火后不拔出外接设备